巴西北部城市贝伦,这片靠近亚马逊雨林的土地,正见证着全球气候合作的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于巴西贝伦举行,会期为11月10日至21日。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节点,本届大会聚焦于将既往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力图在能源转型、气候融资和社会正义三大支柱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01 会议概览
本届COP30大会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选择贝伦作为主办地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座城市位于亚马逊盆地边缘,凸显了森林生态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的核心作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会主席由巴西资深外交官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担任。多拉戈主席强调,多边主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道路。
他表示希望本次大会能够推动气候行动融入经济活动,成为一场真正落实行动的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开幕式上指出,应对气候危机仍然征途漫漫。
全球必须在减少排放和增强韧性两方面以更快速度前进。他强调,各方必须就落实包容、公正转型的具体步骤达成共识,将愿景转化为行动。
02 核心议题
COP30大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速推进已通过气候计划的落地实施。大会处于巴黎协定周期的关键阶段:各国正在制定其国家自主贡献计划并每五年提高一次目标。
预计大多数国家将在本次会议上提交第三版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截至目前,已有113个缔约方正式提交了其NDC 3.0计划(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气候融资是本次大会的焦点议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期强调,当前采取的行动不足以预防气候变化的后果,形势十分严峻。
COP30期间举行的第三次气候融资高级别部长级对话上,多国代表表示获取财政资源对于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国家而言是 “生存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指出,气候融资是“气候行动的命脉”,能够将“计划转化为进展”,“雄心转化为实践”。
他坦言目前资金规模 “既不足够也缺乏可预测性”,并且没有得到公平分享。
03 中国声音
会议期间,COP30“中国角”系列边会如期举行,聚焦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践。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黄润秋部长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与各方一道推动COP30取得成功,为全球气候进程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中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开展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形成了 “国家战略+省级落实+城市示范” 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中国通过《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报告》承诺,到2035年:
· 减排:全经济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7%-10%。
· 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风光总装机力争36亿千瓦。
· 生态:森林蓄积量超240亿立方米。
· 交通:新能源汽车成为销售主流。
· 市场: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 社会: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通过能源革命、产业转型、全国碳市场和完善制度保障,系统性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04 能源转型矿产
本次COP30谈判中的一个新亮点是,关于确保向清洁能源系统转型公正和可持续的文本草案首次承认了 “与扩大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包括关键矿物的开采和加工产生的影响。
这一发展将能源转型所需的关键矿产推到了气候谈判的前台。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高级政策官员梅利莎·马伦戈表示:“矿产首次成为COP谈判舞台的主要角色,而不再是杂耍。”
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在贝伦告诉各国领导人:“如果不谈论关键矿物,就不可能讨论能源转型,而关键矿物对于制造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能源系统至关重要。”
巴西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这些矿产可开采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机和风力涡轮机的永磁体。
05 金融机制进展
在气候金融领域,COP30见证了重要进展。原则性分类互操作性协议的推出推动了可持续金融标准的全球互操作性。
这是向实现巴库至贝伦路线图中规划的每年1.3万亿美元气候资金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
巴西与绿色气候基金通过新的国别平台和国别平台中心加强了投资架构,增强了气候与自然金融的协调规划和规模扩展。
高级别飞行者团结联盟的扩展和对团结税的新承诺表明,面向适应和损失与损害的创新、公平收入流正获得日益增长的支持。
该联盟现已包括贝宁、吉布提、法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和西班牙等国。
安提瓜和巴布达、巴西、斐济和瓦努阿图作为观察员加入,显示出对这一共同方式的承诺正在增长。
06 森林保护行动
COP30被称为 “森林COP” ,因其强调热带森林作为重要碳汇的作用。估计储存1500-2000亿吨碳的亚马逊雨林处于全球气候稳定性讨论的中心。
作为东道国,巴西已发起倡议,建立1250亿美元的热带森林永久基金,这将有助于动员资金保护世界各地的森林。
巴西已展示了进展: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率已降至11年来的最低点。
大会文本草案指出,受影响的社区必须是气候措施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并认识到“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通过循环经济方法。
草案还承认了“土著人民权利的重要性”,包括自决权和他们对影响自身的发展项目获得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的权利。
全球目光聚焦贝伦,城市、企业、政府和社区正扩大努力减少排放,增强韧性,推动更具包容性的低碳经济。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翻了一番多,韧性倡议已覆盖4.37亿人。
COP30或将成为一个决定性机遇,将实体经济势头转化为稳健国家政策。国际社会的呼吁清晰明确:协调雄心、融资与实施,让气候行动在数百万人的生活中产生具体成果。
有机数将持续跟踪、关注全球气候议题、动态。结合有机数气候风险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可靠、准确、合规、灵活的气候风险分析服务。